26日下午,李爱民老师从理论方面讲授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问题。李爱民老师首先从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个人利益的角度讲解了知识产权在当今社会变得如此不可忽视的原因。随后,李爱民老师又从WTO的TRIPS协议入手,为知识产权的概念划定法律边界。在同学们初步了解知识产权后,李爱民老师以史为鉴,剖析制度,阐释了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历史,并强调其与中美关系的演变密不可分。紧接着,李爱民老师又放眼国外知识产权制度的规定,结合中西方社会背景的差异分析制度规定的不同及原因。最后,李爱民老师又跟同学们一起讨论了几个跟知识产权相关的话题,其中包括专利与持续市场竞争力的关系、华为的创新之路,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门槛等问题。李爱民老师具有感染力的讲解以及条分缕析的思考,使同学们认识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的价值,就像一国的国防力量一样,能守、能攻、能捍卫已有市场,也能开辟新的道路。
27日上午,李爱民以案例入手教授知识产权,从三起著名知识产权案例(苹果与三星、商业秘密侵权案例、IPAID 商标纠纷)为切入点,重点讲解知识产权在当代企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企业专利申请、技术秘密保护的必要性。通过对各个案例详细的背景分析,充分利用图表和时间轴为同学们展示了案情发展脉络,最后对案例的诉讼方式,诉讼时间,诉讼双方表现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创新意识的重要性。这种授课方式,为同学们正确理解知识产权的涵义,产品结构,以及知识产权领域各方博弈的理解奠定了基础。李爱民强调,在知识产权这一竞争异常激烈的领域,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竞争头脑、完善竞争机制、重视企业知识产审核和适应性评估制度、加大对证据的保全力度。课程的最后,李爱民总结提出:知识产权不能自娱自乐,要时刻与对手进行的博弈;要未雨绸缪,不要亡羊补牢;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的思维、开放的态度,才能看清自己、看清对手。对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这一前沿的问题,同学们表示出极大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
